與傳統照明相比,智能照明憑借安全節能、智能控制、個性化等特點,在家居領域、辦公領域、商務領域及公共設施領域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。尤其在“互聯網+”與傳統產業高度融合的如今,智能照明開始迸發出全新的機遇。
拓展智能家居市場,有望年內“落地生根”
此前,因為國內智能化行業尚未成熟的原因,智能照明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商務和公共設施領域。不過,這種局面有望在2016年逐漸被扭轉。
早在2010年,國家曾要求中國大中城市60%的住宅應用照明實現智能化。隨著國內智能照明研發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產品推廣力度的加大,火熱的智能照明將在家居市場“落地生根”,家居領域的智能照明應用也有望開花結果。
在智能家居系統當中,照明設備通過無線技術方式與智能家居中控連接,實現對照明系統的集中統一控制和管理,比傳統照明功能更豐富、優勢也更突出。舉例來說,相比通過房間里的插座手動依次打開或關閉燈,智能照明控制通過App能夠更簡單、更快速地控制燈組。當你躺在溫暖的床上,你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輕點App關閉所有燈,然后進入甜蜜的夢鄉。另一功能是各種場景的設定。比如,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照明設備,進行不同顏色、亮度的自由組合搭配,創建一個有意義的符合特定氛圍、情感、情緒和個人健康的“light mospheres"(照明氛圍)場景照明。
智能照明是構建綠色建筑的不二法門
當節能降耗成為關系到國際市場競爭能力、環境保護等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時,大力推進“綠色建筑”的建設和改造也就成為必然。其中,在“綠色建筑”建設過程中,智能照明帶來的效果非常顯著。
智能照明可將樓宇中的照度自動調整到最適宜工作的水平。例如,在靠近窗戶等自然采光較好的場所,系統會很好地利用自然光照明;當天氣發生變化時,系統仍能自動將照度調節到合適水平。無論場所或天氣如何變化,智能照明都能保證室內照度維持在預先設定的水平。
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,還可以使照明系統處于全自動工作狀態,并按設定的時間相互自動切換。例如,當一個工作日結束后,系統將自動進入晚上的工作狀態,自動并平緩地調暗樓宇各區域的燈光。此外,還可以通過編程隨意改變各區域的光照度,以適應各種場合、不同場景的要求。
這么多高新技術堆砌成的綠色樓宇照明是否是“奢侈”的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
其實綠色照明的成本不是指一次性建設成本,而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,其中包括運營、維修、改造等成本。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可以提高管理水平,減少維護費用。它將傳統照明的手動開、關轉換成了智能化管理,不僅使大樓的管理者能將先進的管理理念運用于照明控制系統中去,而且還將大大減少大樓的運行維護費用,帶來較大的投資回報。
當路燈構建起一個上億級別的傳感網絡
2015年,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中提出了“互聯網+”的概念,智慧城市產業的搭建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。而智能照明作為智慧城市中的重要一環,正在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我國照明產品的滲透率達到100%。如果給這些自帶電源的桿子安上各種傳感器、攝像頭和無線網絡,這個龐大的數據規模將是城市智能化(甚至地球智能化)的第一步。
未來,城市會構建一張龐大的智能路燈網。簡單來說就是在路燈上安裝類似燈罩的傳感器。這些傳感器除了普通的照明功能,還能夠搜集大量城市資料,包括光線的強弱、城市音量、降水量、風速等等,甚至人群的移動偏好也可以被探測到。通過這些數據,城市的建造者可以依據人們的偏好、環境的情況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,使城市更為宜居。
另外,通過在智能道路燈桿體及燈頭部位架設4G微基站及WiFi熱點,還能為市民提供新一代的無線通訊技術。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。未來,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便攜電腦、手機和Pad上網、瀏覽新聞、搜索資料、QQ聊天等,再也不用到處找WiFi了。
在公共設施安全性監控方面,通過安裝在公共設施上的RFID芯片與附近路燈桿之間的通訊,分析公共設施地理位置、與管理后臺聯動,我們可以聯合現場進行視頻抓拍、燈光亮度調節以及廣播系統播報等,進行及時警告的及時發布。
結語:智能照明的本質是電子化和網絡化,不僅可以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控制,實現自動調節和情景照明的基本功能,同時也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入口,由此可以衍生出健康管理、地圖定位、商品導購與廣告等多樣性的服務??梢灶A見,隨著整體智能家居、智慧城市的發展和物聯網的加入,智能照明巨大的附加價值勢必將改變整個照明行業的格局。
下一條: 如何正確選購太陽能led路燈!